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圆明园大水法(圆明园的原貌探究考察——大水法)

圆明园大水法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优秀作品选
前言
用心传承文化,用行成就未来。2020年的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已经落下帷幕,无论是行走在故宫的琉璃瓦前,沉思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还是感受从泥到瓷的72变,体会掐丝点蓝中的色彩中国。大家在每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上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从今天起,人文社科组将推出一系列优秀文章与小组总结,分享大家的实践感受。

摘要:经过了一天的圆明园实地考察,对大水法的建筑特点、大水法的地理位置意义和大水法的用途做了详细研究。我们用相机,摄像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发现大水法处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中,大体位于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并且大水法本身现在所说的专门供皇帝及其身边人观赏的喷泉。我们论文的主要讨论方向是如何保护文物。

关键词:圆明园 大水法 建筑特点 地理位置意义 用途 文物保护

引言:我们的大标题是圆明园的原貌探究考察,大水法作为圆明园最有代表的建筑,我们就此展开了研究。 正文:
一.对于大水法的建筑特点我们有以下研究发现:
  1.大水法建筑的形状像一个壁龛(石龛式),看起来像一个门洞。有一个大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幕。池子中央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上喷了八次水;两个仆人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水花。俗称“猎犬追鹿”。当然现在经过八国联军的烧毁,只剩下残垣断壁,一块块石基凌乱不堪的散落四周,唯一完整中间耸立的一大块石柱还能清晰挺立,确实酷像门洞。仔细观察联想,能想象出昔日的伟大工程。
  2.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也都一齐喷水。如今也只是剩下了两个大坑,地基岩壁上也布满了青苔。
图1.圆明园大水法现状

图2.圆明园大水法现状(两边地坑)

二.对于大水法的地理位置我们有以下研究发现:

  1.大水法处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中。相当于是一个环形。大水法北侧是远瀛观。远瀛观坐北朝南,是高台西洋钟楼式大殿。大水法南边朝北建有专供皇帝观赏喷泉用的宝座和石雕屏风,名曰观水法。门两侧各有一座巨型水塔和接收喷水的水池。池旁依势设置着各种兽类,呈半圆形,表示兽战和林中逐鹿等游戏。如今雄伟的大殿以不复存在,被火吞并的残骸还在地底下长眠,屏风上的字符也有些模糊不清。仔细考察上面文字,能感到当年的惬意与权贵。

  2.大水法大体位于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

图3.圆明园大水法及其周围建筑原状

图4.圆明园大水法对面屏风(现状)

三.对于大水法的用途我们有以下发现:

     1. 我们发现大水法就是现在所说的喷泉,专门供皇帝及其身边人观赏的。

     2. 其另外的一重要用途则是报时,建筑师以兽头人身的十二生肖来报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天按时依次向水池中央喷水,到了中午十二时的时候,十二生肖会同时向水池中心喷泉,场面十分壮观。而当年,皇帝是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一组喷泉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荷兰使臣得胜等,都曾在这里“瞻仰”过水法奇观。

      3. 当时蒋友仁为了给皇帝修建水利工程,是利用数学上的知识和以书本上的图案文字为参考,设计了圆明园的喷水工程并取名为“大水法”。 但后来,在大水法建成不久,乾隆皇帝就下令关闭大水法的机械给水系统,而改为人工提水,理由是:机械这种雕虫小技,不足以依靠。乾隆对于科技的态度比雍正还恶劣,认为只有马刀才是正确的,仍旧奉行2000年前的那套方法,闭关锁国。也就成为了后面的观赏和报时的功能。

图5.圆明园远瀛观和大水法原状

图6.圆明园远瀛观和大水法手绘原貌图

四.关于文化保护

    这不禁让我们对于英法联军的耻辱行为感到更加愤怒。1860年(咸丰十年),包括大水法在内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破坏,12兽首和大量奇珍异宝流往海外,圆明园遭到灭顶之灾。但在谁是罪魁祸首的问题上,法国人的观点认为英国人和中国强盗进行了与法国人同样的破坏行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使这里愈加破败。1910年(宣统二年)后残存的石屏风(雕花石心)被载涛运往朗润园内,1977年运回原处。同样的我们也联想到了圆明园关于大水法的文物保护部分。我们发现这里的保护措施很好,残垣断壁周围都有警戒线围绕,不让游客近距离地触碰,这样也能保护文物因触摸而脱落相关重要部分。游客们也很遵守规矩,大家都在警戒线外,拍照留念。我们曾想:暴露在外面会不会氧化导致文物损失?从网上得知大概方向有两个流派。一个是废墟派,一个是重建派。

    废墟派是那些想指遗留现在状态的人们。已成废墟,那就让它自然风化,能过保存历史记忆。废墟派称恢复重建抹杀历史、劳民伤财。

    重建派是指那些想尝试回复之前原貌的人们。他们则期望通过重建恢复圆明园昔日胜景,以达到更好保护圆明园的目的。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廷芳一直都是“废墟派”的中坚力量,他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像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古都,完全可以保留一个震撼人心的废墟遗址,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到这是有历史来历的一个城市。“废墟也是一种美”是叶廷芳一直以来的观点,他认为留住圆明园废墟也就意味着保存了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

    “完全保留废墟太绝对了,圆明园的山形水系应该复建。”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宝章说。

    对于我来说,我认为保护大水法文物需要进行重修。有一下几个原因:

      1.重修能够恢复昔日的辉煌,展示我们国家往日的成就。圆明园本身身为皇家园林,大水法又是请人修建的水利工程。可见地位不可小视。我们现代人就应该重修文物大水法,引以为耀,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光辉事迹。

      2.重修能够把历史侮辱永存,以提醒后人当年的残酷历史。因为把石头暴露到外面风吹雨晒,经过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这片遗址会成为平地,后人也就不会轻易发现以及铭记这段惨痛人心的历史。就算石头再坚硬,也受不住可能几千年几万年不时地酸雨腐蚀以及闪光灯的侵蚀。再说现在重修技术那么发达,资金那么雄厚,完成大水法以及附近建筑的简单原貌复原也不是什么难事。

      3.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重修技术手段和新意也越来越成熟。在传统文物上加入现代科技的元素,是融合是碰撞,擦出别样的火花。

   总之,我的观点是重修大水法及其周围建筑。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技术的碰撞中展现昔日辉煌,永存历史侮辱。

五.参考文献:
圆明园相关知识: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6%B0%B4%E6%B3%95/3971208?fr=aladdin
废墟派与重建派相关知识:http://news.eastday.com/c/20111128/u1a6226417.html

撰稿:PGA高一三班 牛艺涵编辑:曾怡萍
审核:王培霖,邬美池统筹:王培霖

圆明园大水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