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冥想就是打坐?关于冥想的6个常见误区

Via:Sara Andreasson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作者 |Jill Suttie翻译|张柳依审校|酷炫脑主创朗读|鸽仔美工|老雕虫编辑 |坚果迪在传统背景中,冥想的核心在于探索生命的意义,而现代冥想练习,往往会忽视这些深层的意识活动。
冥想才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众多研究证实,冥想在增强心理健康、缓解慢性疼痛、减轻压力上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它能让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有一种新的认识,能够对人类健康和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尽管如此,人们对这种古老的练习仍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01 冥想只有一种类型?
不,冥想的形式多样。那些需要双腿交叉、安静打坐的冥想只是所有冥想类型中的一部分。
还有一些冥想,例如气功和太极,专注于运动时保持冥想。冥想式运动的动作较为缓慢和,呼吸比较平和,能让我们的大脑进入放松但警觉的状态。
Via:Behance
诸如藏传佛教冥想等的宗教冥想则涉及对想法的觉察或念诵经文。
此外,还有一种冥想叫做 “思考冥想”。思考冥想时,人们以放松但专注的态度反思一些诸如生命的无常性之类的问题。
有的冥想还鼓励人们将冥想融入日常活动中,例如“洗碗冥想”——在洗碗时留意水的触感和手的动作;“进食冥想”——在吃饭时对食物心怀感激,对其他不幸的人表达祝福。
02 冥想都是静止的、安静的吗?
不同类型的冥想有着不同的训练侧重点。所有冥想都试图通过练习让我们的注意力变得更稳定的、更不易被扰乱,其中正念冥想尤其关注这一点。
有的冥想旨在培养同情、慷慨、宽恕等特质。解构冥想则专门训练我们觉察思维的本质以及思维是如何运转的。
Via:Pinterest
冥想训练通常从锻炼稳定的注意力开始,再到培养慈悲心等其它相关品质,然后是内观,即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
需要注意的是,在冥想的各个阶段,练习者的动机和意图都会影响冥想结果。例如,有些人为了减轻焦虑和疼痛而练习冥想,而有些人则是为了寻求心灵的觉醒。
03 冥想时必须“清空大脑”?
虽然冥想往往要求心灵的平静,但这不意味着大脑一片空白。
冥想培养我们以不评判的态度去观察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受的能力,让我们能够觉察这些变化,并暂停,而不是做出反应,随后发展出一个更富同理心的状态。
Via:Ramona Iurato
“冥想时必须清空大脑”的误区可能来自于对一些高级冥想类型的误解,例如冥想吸收、对觉察的元觉察(即觉察我们的觉察活动),或一些大圆满冥想。这类冥想不太需要想法、感受和情绪参与。
但即使是要求较少的思维活动,在做这些冥想时,我们的状态也应该是放松、清晰、警觉、反思的。在冥想训练的任何阶段,强制限制自己的思维活动都是不合适的。
04 冥想立刻就会奏效?
冥想并非是通往宁静心灵的快车。
在刚开始练习以及向更高阶冥想过渡的阶段,觉察到我们有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很常见的。
这些富有挑战的觉察可能会让我们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波动,例如焦虑或或迷失方向。因此,在有经验的冥想师指导下练习冥想非常重要,他们会教你如何处理这类情况。
Via:La suite
05我们了解冥想的所有益处
已有一些研究表明,某些类型的冥想对缓解抑郁、压力等方面是有效的。
但其他一些常见的说法,如冥想能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延缓衰老等,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科学研究,或并未得到一致结论。
虽然科学家还在继续研究冥想对大脑的影响,但目前对于冥想的长期影响,学界的研究结论仍十分有限。
大多数研究探究的是 8 周或一个月的冥想练习的作用,但针对例如数年或终生冥想这类更长时间的冥想练习的研究不多。
冥想的不同类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冥想,甚至不同类型的正念冥想,就有不同的形式和目的。因此我们无法笼统地说出冥想的所有益处。
06 冥想只是为了减轻疼痛、压力或焦虑?
在冥想的传统背景(佛教等宗教)中,冥想与探索生命的意义、目的等更深层的意识活动息息相关。
但在目前的冥想教学中,这一核心层面往往被忽视。大多数研究更关注冥想对健康产生的直接益处,而非人类存在的幸福感。
Via:Victor Mosquera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真正了解冥想,也许应该更多地关注冥想的核心层面。更多地了解这一点也有利于帮助人们理解冥想除了作为提高生产力、缓解压力的手段,还有其它作用。
冥想肯定有促进我们的健康和幸福感的能力,它真正的力量仍然是有待探索的。如果你正在考虑开始或继续进行冥想练习,你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探索最适合你个人的冥想方式。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Dahl, C. J. , Lutz, A. , & Davidson, R. J. . (2015). Reconstructing and deconstructing the self: cognitive mechanisms in meditation practi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515-523.
2.Dorjee, D. Kinds and Dimensions of Mindfulness: Why it is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Them.Mindfulness1,152–160 (2010). https://doi.org/10.1007/s12671-010-0016-3
3.Dusana, D. . (2016). Defining contemplative science: the metacognitive self-regulatory capacity of the mind, context of meditation practice and modes of existential awareness.Frontiers in Psychology,7, 1788-.
4.Field, T. . (2011). Tai chi research review.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17(3), 141-146.
5.Goyal, M. , Singh, S. , Sibinga, E. M. S. , Gould, N. F. , Rowland-Seymour, A. , & Sharma, R. , et al. (2014). Meditation programs for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well-being.Jama Internal Medicine,174(3), 357.
6.Hanley, A.W., Warner, A.R., Dehili, V.M.et al.Washing Dishes to Wash the Dishes: Brief Instruction in an Informal Mindfulness Practice.Mindfulness6,1095–1103 (2015). https://doi.org/10.1007/s12671-014-0360-9
7.Jacobs, T. L., Epel, E. S., Lin, J., Blackburn, E. H., Wolkowitz, O. M., Bridwell, D. A., … & King, B. G. (2011). Intensive meditation training, immune cell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mediators.Psychoneuroendocrinology,36(5), 664-681
8.Karen, O’Leary, Siobhan, O’Neill, Samantha, & Dockray. (2015).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s on cortisol.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1(9), 2108-2121.
9.Kerr, C. E. , Josyula, K. , & Littenberg, R. . (2011). Developing an observing attitude: an analysis of meditation diaries in an mbsr clinical trial.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18(1), 80-93.
10.Kuyken, W., Hayes, R., Barrett, B., Byng, R., Dalgleish, T., Kessler, D., … & Causley, A. (2015).
11.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compared with maintenance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in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ve relapse or recurrence (PREVENT):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The Lancet,386(9988), 63-73.
12.Shapiro, D. H. . (1992). Adverse effects of meditation: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long-term meditators.Int J Psychosom,39(1-4), 62-67.
酷炫脑长期征集脑科学、心理学类文章,欢迎投稿
投稿请发邮箱:2829023503@qq.com
点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