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颍州文学.散文】杨卓如||宝丰古镇的白族性情

点 击 “颍 州 文学” 关 注 我 们 吧!2020186期 总第186期
宝丰古镇的白族性情文/杨卓如云龙县民宗局的字局长把我们几个老者拉到宝丰开了一个座谈会。宝丰被确定为 “白族优秀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座谈内容是如何传承宝丰古镇的白族历史文化。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大,但在宝丰探讨这个问题,还真是找对了地方。云龙县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县,而宝丰真的有资格被称为积淀深厚白族历史文化的古镇,宝丰是一个洋溢着浓浓的白族性情的古镇。依傍着沘江的宝丰古镇,古称“雒马井”、“金泉井”,是因这里自古产盐而得名。“雒马”是白族话,与白族的他称“勒墨”同音而歧(傈僳族人称白族人为“勒墨”人)。“雒马井”可理解为白族人开凿的盐井。其实早在西汉元封二年,在沘江流域设置了比苏县,“比”“沘”在白族话里就是“盐”的意思。比苏人就是生活在沘江流域的白族的先民之一。到了明清两代,又有很多喜洲等洱海流域的白族人来到这里,加入了开发盐业的行列,至此,土生土长的云龙山地白族人与洱海流域的白族人在“雒马井”走到一起,融合为一体了,在盐井的开发中共同创造着雒马古镇白族的灿烂文明。宝丰的董、赵、段、杨、尹等家族,都是从大理等地来到宝丰开发盐井的白族人,其中不乏大理国段氏王室的后裔,也有南诏清平官董成的后裔董万卷等盐井大户。董万卷为宝丰盐井的开拓者之一,明崇祯年间“慕食盐之利”由喜洲到宝丰定居。盐业经济的繁荣也成就了宝丰教育文化的兴盛,出现了很多白族的精英人物,如,董万卷第八代孙董泽,系云南大学前身东陆大学的创办者、首任校长,历任云南省教育司司长、交通司司长、富滇银行总办,是云南近代教育、交通、航空、金融的先驱。康熙年间的白族学者董善庆,学识渊博,首著《江外野史》,开云龙历史著述之先河,其也是南诏清平官董成的后裔,由宝丰迁居旧州设馆教学,桃李满天下。宝丰作为白族人口聚居的古镇,曾经因盐业的兴盛而成为云龙经济繁荣的地方。嘉靖年间,明政府把一直设在诺邓的“五井盐课提举司”迁到“雒马井”,“设流官吏目一人于雒马”。明崇祯二年,“因井设治”,云龙州治所由澜沧江畔的旧州迁到沘江畔的雒马井,直到民国18年县城迁至石门,期间300多年间,宝丰古镇一直是云龙州、云龙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初以“雒马”二字为宝丰古镇命名的人,不仅文气,还懂音律,把两个温婉典雅的汉字放在一起表现白族话的音义,念过一遍,盐井驿道、粉墙黛瓦的白族民居环境,以及充满白族风情的市井中的汲卤煮盐的喧嚣声、商贾马帮的马蹄声和士子的琅琅书声,都在脑海中瞬间复活了。工商为业、耕读传家,是雒马井白族人家的生存状态。白族自称“民家人”,勤劳节俭,敬业乐群,朴实善良,待人和善,是雒马井白族人家的美德。不管是三百年前,甚至更加遥远,站在古镇的街巷,我都有充足的理由毫无障碍地回望从前:从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白族风格的庭院前古朴的门楼进入,从雕刻着雅致吉祥花草的白族木雕窗户进入,从大气祥瑞的白族屏风进入,从构思巧妙的白族人家的花甸花园进入,从轩敞宏阔的当年盐署的遗址进入,从凝聚着白族文化艺术氛围的古戏台进入,从旧时县太爷秉承白族人的理念建造的“勤政亭”进入,从如虹的沘江拱桥上进入……瞬间抵达白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只在扭头之间。徜徉雒马古镇,有太多的白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宝丰古镇有众多的白族风格的古建筑、古庙宇,从飞檐斗拱、画栋雕梁的建筑形式到木雕、石雕、砖雕,无不闪耀着白族文化的光芒。其中本主三崇庙高居坡顶,香火最旺。白族人喜欢到本主庙里进香祈祷,祈求本主赐给幸福吉祥。本主庙内的壁画和墙头的彩画,内容离不开白族人的生产生活,形式凸显白族绘画的精髓。宝丰的白族民歌洋溢着白族艺术浓浓的乡土气息。白族妇女的围腰、头饰、衣裙上,都有这种绣花的纹样。雒马古镇最有名的是 “小吃一条街”,心灵手巧的白族人把在平常不过的滇西风味小吃饵块、凉粉、糕点等等食品做出特色,做出品味,让嘴刁的食客都频频光顾,赞不绝口。这里有很多白族独特的传统节日,比如火把节,比如接本主的迎神庙会,几乎成为了全民的狂欢。在一个江南草长、杜鹃催春的时节,我走在线装版的雒马古镇上,春雨无因,将石板街浸润得如同玉石铺砌,绕镇而过的沘江上,江风习习,波澜不惊。两岸古树高大,桃红柳绿,家鸭和水鸟在江水中各自热闹。我穿街过巷,去到一座深庭大院,庭院似画,古色古香,青瓦白墙间,诉说着白族人家绵长而温馨的故事。我穿行在这个有着浓浓的白族情怀的古镇中。在这个盐马古道的起点之一的古镇上,曾经文人与商人齐会,中原文化与白族文化交融,古典和现代融合,士农工商贩夫走卒演绎着千百年风云际会的厚重历史。细细考察雒马古镇,朴素与华丽、自然与雕砌、安静与躁动,全都交织在一起。似乎所有的生活样式和生活情绪,都能在古镇上找得到一席之地。白族是一个善于包容的族群。雒马古镇有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白衣阁,又有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阁,还有一座供奉孔夫子的文庙,更有一座供奉三崇老爷的本主庙,各有信众,堪称奇观。自信地让一切性情相安无事地融合在一起,这便是雒马井包容万端的阔大胸襟。这是一座交织着民族情结的盐井古镇,更是一座浸透人文渊薮的文化古镇。在这样一座古镇,只要有一点点文人情怀的人,都忍不住把自己切换进去,纵情穿越,经历这座古镇的前世今生。一座古镇,要是单单只有粉墙黛瓦、翘角飞檐,而没有温婉的民歌、热烈的舞龙舞狮,激越的吹吹腔,以及读书讲学之声,那些被岁月打磨的器物,不管多么美轮美奂,历史多么久远,那上面沉淀的,仅仅是单调的时间。而在丝绸一般粼粼的波光中,若有书生的叩问,有踟蹰的脚步,有对美与善的追求,那么,这一座古镇,便是一本热气腾腾的民族文化史书,是一卷可以诵读的乡愁画卷。在一座临江的牌坊上面,篆刻着“雒马古镇”四个大字,两侧悬着一副用白族语撰写的对联,这就是所有到访者首先看到的雒马井的建筑。这或许是宝丰古镇的一个隐喻,一种象征:在尘封的往事中自赏或叹息,在民族的风尚中守望,或在风云际会中掀开新的一页,添纸提笔,再续辉煌。
作者简介:杨卓如,男,白族,中学高级教师,在《云南日报》《大理日报》《民族文化》《大理文化》《昆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过数百篇诗文,散文集《故乡情思》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史论集《五云史探》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期审核:肖龙 编辑:周琛琛
▼往期精彩回顾▼
【颍州文学】平台发布||《颍州文学》征稿须知